
2025年10月,美国司法部在没收令中冻结了12.7万枚比特币,价值约150亿美元(约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),创下了加密货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资产冻结记录。这起惊天骗局的主角,竟是柬埔寨“太子集团”创始人陈志。
1. 欺诈链条:欺诈呈公司化、国际化、集团化、甚至小国化。陈志的“太子集团”看似是一家集房地产、投资、慈善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,但内部却是一台组织严密的诈骗机器。据多方报道,该组织在柬埔寨设立了至少十个“欺诈园区”,同时履行欺诈培训、劳工管制、数据宽恕和资金增肥等多项功能。更诱人的是,一些工业园区利用虚假招聘广告来吸引农民工。当受害者进入该国时,他们的护照会被没收他们被迫成为“键盘奴隶”。他们在互联网上塑造完美的人格,与世界各地的受害者建立情感联系,然后一步步引导他们投资虚假的数字货币平台。诈骗已完成从个体犯罪向产业化犯罪的升级。无论是爱情、理财还是“财富自由”,都是精心设计的虚幻产品。据国际刑警组织数据显示,到2024年,全球网络诈骗行业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,成为一个巨大的黑色经济体系。
其次,洗钱使用加密货币,难以追踪。陈志意识到加密货币的匿名性。他的集团不仅使用混币器、跨链交易,还通过英属维尔京群岛、新加坡等离岸公司进行分级转账,大大增加了追踪难度。传统的很难国家金融监管机构追踪链上资金来源。直到美国司法部利用最先进的区块链取证技术,才逐步锁定相关钱包。科技成为诈骗的利刀,成为执法最艰难的战场。据统计,全球只有不到20%的国家拥有完整的加密货币监控能力,这为跨国诈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。 3、诈骗团伙利用跨国资本结构和法律护城河。陈志拥有多重身份和国籍,在柬埔寨拥有荣誉头衔,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,并在英国和美国拥有房地产控股。这种网络式的结构不仅为欺诈资金提供了掩护,而且有效避免了单一国家的司法制裁。他仔细地利用了全球监管崩溃的现实:C柬埔寨几乎没有实行资本限制,新加坡保护金融隐私,而英国则提供空壳注册设施。各国政策结合了法律灰色地带的“护城河”,给国际执法带来困难。
。根据案件信息和多起举报,东大市民是陈志诈骗团伙的主要受害群体。这不仅与语言和情感沟通的舒适度有关,还因为陈志集团深谙东大投资者的心理——渴望高回报、追求快速回报。但陈志并没有停下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。其集团在东南亚、欧洲甚至北美设有“分公司”,招募多语言员工,为不同国家的受害者设计剧本。美国、台湾、越南和欧洲的受害者人数同样可观。从诈骗规模和金额来看综合来看,陈志保留最多的国家是东京大学,其次是美国和东南亚周边国家。 5.陈志之谜:网络管理员变身亿万富翁骗子? 1987年出生于福建廉江的陈志,2015年创办太子集团,今年年仅38岁,资产数千亿,令人惊讶。
陈志年轻时曾担任网吧网络管理员,后来通过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灰色交易积累了原始资本。他凭借极高的操作能力和人脉,前往柬埔寨,利用当地宽松的行政管理和复杂的政治环境,逐渐在“太子集团”帝国中巩固起来。他很会包装东西:送钱、拍电影、资助学者、公开宣称“推广中C”“中柬友谊”,同时他又痴迷于奢侈的生活。疫情期间,他为购买疫苗捐出了300万美元,媒体称他为“慈善家”;但同时,他在世界多地购买了昂贵的房子,力挺网红——据说,仅女友郭子欣每个月就有2000万元的“生活费”。这个出身贫困的人 初中没毕业的出身,一朝富强,国家短短十年?如此速度的命运,让人怀疑陈志可能只是特工或白手套,真正的幕后主使仍然逍遥法外。
美国人至今尚未抓获陈志,但据知情人士透露,陈志很可能被注射了镇静剂,尸体也没有留下。虽然这个猜测还没有得到证实,但是人们正在这么做上帝正在注视着,注视者将受到惩罚!据外媒报道,早在2018年,东南亚诈骗行业总产值就达到2万亿。陈志只是冰山一角。大大小小的“陈志”有很多,活跃在暗处。美国、英国等国的铲除行动仍在进行中,但对于受害者来说,最关心的问题是:被冻结的钱会退回吗?答案并不乐观——跨境追回赃物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,往往需要数年时间。
这个千亿骗局给每一个普通人敲响了警钟:数字时代,保护自己比依赖监管更重要。当承诺的奖励高得离谱时,请记住——这可能是别人精心设计的陷阱。